傣族、景颇族阿、阿昌族各族分布地区、主要习俗、民族特点是什么...
1、景颇族服饰风格独特。男子服饰以黑、白为主色,老年男子服饰各支系相同,均着黑色对襟短衣和黑色宽管长裤,戴黑色包头。阿昌族的特点:(1)阿昌族有语言无文字,使用汉字。阿昌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。(2)阿昌族多种宗教并存,有自然崇拜、鬼神崇拜、祖先崇拜、小乘佛教、汉传佛教及道教。
2、傣族: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、西双版纳、耿马、孟连及新平、元江、金平等3O余个州、市、县。人口为 10513万人(1990年)。 自古以来,傣族先民就生息在滇、桂、黔地区,与壮族、水族、布依族、黎族等有密切的关系,同源于古代的“百越”。他们以“纹身断发”为共同习俗,而又互相杂处。
3、傣族(Dai nation)即“傣泰民族”,自称“dǎi”与“tài”之间的发音,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,也是泰国和老挝的主体民族。
4、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,与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关,与缅甸的掸族、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和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,印度阿萨姆阿豪姆人有历史和文化渊源,语言和习俗也与上述民族接近。
5、阿昌族:主要分布在云南,人口约7万。阿昌族擅长农业和手工业,尤其是制作长刀。他们有自己的语言。 白族:主要分布在云南、贵州、四川等地,人口约159万。白族以农业为生,有自己的语言。他们的传统节日有盐渍杜鹃花节,特色建筑有三道茶和大理三塔。
黑木耳有啥功效
1、中医认为,黑木耳味甘,性平,归肺经、脾经、肝经、大肠经,具有补气养血、清理肠胃、美容养颜等功效与作用。补气养血 黑木耳中维生素K以及钙质含量较高,可减少血液凝块,预防血栓,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,都有辅助性的效果。脾胃虚弱,气血不足者,经常性食用可起到补气养血的作用。
2、预防黑木耳中毒首先就要防止食品受到微生物污染,从泡发木耳开始减少细菌污染,降低食物中毒的风险。黑木耳随泡随吃,一般浸泡别超过1小时。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,温度较高,更利于微生物的繁殖,也可以将木耳泡水后放入冰箱冷藏室泡发,降低细菌繁殖速度,减少木耳的腐败变质。
3、黑木耳的功效 滋养身体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,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肪、多糖、维生素以及钙、磷、铁等多种矿物质。这些营养成分对于人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,能够滋养身体,增强体力。 防治贫血 黑木耳中的铁含量非常丰富,而且其铁的吸收率也较高。
傣族、景颇族、阿昌族、纳西族、白族的生活习惯
傣族 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,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。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,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。通常是现舂[chōng] 现吃,民间认为:粳米和糯米只有现吃现舂,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,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,习惯用手捏饭吃。
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。德宏地区吃粳米,西双版纳等地爱吃糯米,通常是现舂现吃。傣族著名的香竹饭又称竹筒饭。生、鲜、酸、辣、野是傣家菜的特点。酒为傣族人民所嗜爱,一般都是自家酿制,度数不高,味香甜。茶是当地特产,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。干栏式建筑是傣族居住的特点。
傣族: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,爱洁净、常沐浴、妇女爱洗发,故有“水的民族”的美称。景颇族:景颇族热情好客,客人进家,无论认识与否,主人都会招待食宿。阿昌族:阿昌族喜欢饮酒,多数人家自酿米酒。已婚妇女大多喜欢嚼槟榔,闲暇时,大家互传槟榔,以牙齿染成黑色为美。
景颇族主食以大米为主,竹筒饭、鸡肉稀饭是景颇人喜爱的特色主食。景颇族服饰风格独特。男子服饰以黑、白为主色,老年男子服饰各支系相同,均着黑色对襟短衣和黑色宽管长裤,戴黑色包头。
每年阳春三月春耕前的龙尚格罗杰是哪个民族的重大节日
1、景颇族。景颇族,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,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,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,5个支系语言分属景颇语支和缅语支,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,均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。